行测高频词汇是指在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中经常出现的词语,这些词语涵盖了政治、经济、法律、历史、文化、科技等方面的内容。掌握这些高频词汇,对于提高行测成绩至关重要。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行测高频词汇:,,1. 政治制度:包括社会主义制度、资本主义制度、封建制度等。,2. 经济政策:如供给侧改革、乡村振兴、区域协调发展等。,3. 法律知识:涉及宪法、刑法、民法等领域。,4. 历史事件:如鸦片战争、五四运动、改革开放等。,5. 文化传统:包括儒家思想、道家思想、法家思想等。,6. 科技发展:如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掌握这些行测高频词汇,可以帮助考生在考试中快速找到答案,提高解题效率。也可以辅助考生更好地理解题目,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建议考生在备考行测时,注重对这些高频词汇的掌握和应用。
本文目录导读:
在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行测)中,掌握一些高频词汇对于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率非常重要,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行测高频词汇,帮助大家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
言语理解与表达
1、词语辨析
常见近义词如“清晰”与“清楚”,“简洁”与“简练”等。
易错词如“截止”与“截至”,“权力”与“权利”等。
2、句子理解
主谓搭配不当如“人民的生活水平正在不断地改善”。
成分残缺如“通过讨论,使我明白了许多道理”。
语义重复如“他做事总是事倍功半”。
数量关系
1、数字推理
等差数列如1, 2, 3, 4, 5。
等比数列如1, 2, 4, 8, 16。
质数、合数、奇数、偶数等概念。
2、数学运算
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运算规则。
分数、小数、百分数的转换与运算。
常见的数学公式如面积、体积的计算公式等。
判断推理
1、图形推理
图形变换如旋转、翻转、平移等。
图形组合如多个图形组合成一个新的图形。
2、定义判断
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如“水果”与“苹果”的关系。
属性的分类与归纳如将物品按颜色分类。
3、类比推理
相似关系如“苹果”与“香蕉”都是水果。
相异关系如“苹果”与“橙子”都是水果,但形状不同。
资料分析
1、阅读理解
主旨大意如文章或段落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
细节理解如文章中的具体例子、数据等。
推断分析如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或分析。
2、统计图表
条形图、饼图、折线图等统计图表的理解与分析。
数据的大小关系、变化趋势等。
常识判断
1、政治、经济、法律、历史、文化等基本知识。
2、常见时事热点:如当前的热门话题、新闻等。
3、国情、省情:如我国的基本国情、各省的省情等。
言语理解与表达中的高频成语和词语搭配
1、高频成语:如“画蛇添足”、“杯弓蛇影”、“一箭双雕”等。
2、词语搭配:如“提高警惕”、“保持警惕”、“警惕敌人”等,注意区分“提高”与“保持”的用法,注意一些固定搭配,如“警惕敌人”、“警惕风险”等,还要注意一些近义词的辨析,如“清晰”与“清楚”,“简洁”与“简练”等,在句子理解方面,需要注意主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语义重复等常见错误。“人民的生活水平正在不断地改善”(主谓搭配不当),“通过讨论,使我明白了许多道理”(成分残缺),“他做事总是事倍功半”(语义重复),也要注意一些易错词和常见近义词的辨析,如“截止”与“截至”,“权力”与“权利”等,在资料分析方面,需要掌握阅读理解和统计图表的分析方法,在阅读理解中,要注意主旨大意、细节理解和推断分析的区别与联系,在统计图表中,要注意条形图、饼图、折线图等统计图表的理解与分析方法以及数据的大小关系、变化趋势等,在常识判断方面,需要掌握政治、经济、法律、历史、文化等基本知识以及常见时事热点和国情省情等内容。